超声波去水口是塑料成型后高效分离水口与产品的工艺,凭借分离速度快、切口平整、对产品损伤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汽车零部件等精密塑料件生产。水口结构作为连接产品与流道的关键部位,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超声波去水口的效率、切口质量及产品合格率。以下从结构形态、尺寸参数、位置布局三个核心维度,解析塑料水口结构设计需满足的具体要求。
结构形态:适配超声波振动传递,便于应力集中断裂
超声波去水口的核心原理是利用高频振动传递至水口与产品的连接部位,通过振动能量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使水口在预设断裂面精准分离。因此,水口截面积的设计需以“ 振动高效传递、定向断裂”为核心:
优先采用薄片状或点状连接结构:水口与产品的连接部位应设计为薄筋状或点状接触,减少连接面积。这种结构能使超声波振动能量集中于连接点,快速产生足够应力,实现瞬间断裂;如果采用厚壁或大面积连接,振动能量会分散,不仅难以断裂,还可能导致产品本体振动受损。
避免复杂异形连接:水口连接部位应保持规整的几何形状,如圆形、矩形,避免尖角、凹槽或不规则凸起。复杂异形结构会造成振动能量反射、折射,导致局部能量过剩或不足,出现切口毛边、断裂不彻底等问题,同时增加工具头适配难度。
尺寸参数:平衡强度与分离效率
水口直径与产品尺寸匹配:根据产品重量和熔体流动性选择水口直径,通常为2-8mm。小型精密产品水口直径建议2-4mm,大型产品可增至5-8mm。直径过大易导致振动能量分散,分离困难;直径过小则可能影响注塑时的熔体填充速度,造成产品缺料。
连接部位与水口主体的尺寸过渡:水口主体与薄壁断点的过渡处需设计平缓的倒角,避免直角过渡。直角过渡会产生应力集中,不仅注塑时易产生裂纹,超声波分离时还可能导致断点以外的产品部位受损,同时影响振动能量的均匀传递。
位置布局:避开产品关键区域,优化振动传递路径
远离产品关键结构与精密部位:水口应设置在产品非外观面、非装配面或非功能区。如果靠近关键部位,超声波振动可能导致这些部位变形、划伤或功能失效。
确保工具头可精准对接:水口位置需设计在产品易于夹持、工具头能够垂直或近似垂直对接的区域,避免被产品结构遮挡。如果水口隐藏在产品内部或深腔处,工具头无法有效接触连接部位,会导致振动能量传递失效,无法完成分离。
塑料水口结构设计对超声波去水口 的核心要求,本质是实现“成型可行性”与“去水口便利性”的平衡,核心逻辑是“集中振动能量、精准控制断裂、保护产品本体”。在实际设计中,需通过薄化连接部位、设置应力集中结构、优化尺寸参数、合理布局位置,配合塑料材质的特性调整,使水口既能满足注塑成型时的熔体流动和结构强度需求,又能在超声波作用下快速、平稳分离,且不损伤产品性能。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昕科技18250752083,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