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焊接设备大型生产基地荣获品牌强国认证

138060015050592-5604917

聚焦昕科技,了解塑料焊接新动态
为什么热板焊接后会出现溢料、拉丝、气泡等问题,如何解决?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3

热板焊接作为塑料焊接领域的常用工艺,凭借操作简便、适配材质广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但在实际生产中,焊接后常出现溢料、拉丝、气泡等问题,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还可能削弱接头强度。我们一起来针对这三大问题进行拆解原因以及提供解决方案。

 

溢料指焊接过程中,塑料受热熔融后超出接合面,形成多余的“料边”

 

原因:温度过高或热板停留时间太长,塑料过熔合,超出接触面后无法被塑料件约束就溢出;压力设置不合理,焊接时压力过大,强制挤压熔融的塑料导致多余出缝隙中挤出;

 

解决方法:精准控制热板机参数,根据塑料材质调整温度,缩短热板停留的时间,避免过度熔融;优化压力参数,在保证焊接强度下,逐步降低压力,到没有明显溢胶。

 

拉丝指焊接完成后,上下工件分离时,熔融塑料未完全冷却固化,被拉扯形成细长“料丝”:

 

原因:冷却时间不够,焊接后没有等待熔料凝固就分离塑料件,熔融塑料在拉力作用下被拉长;热板温度偏低或加热不均,塑料熔融不充分只是表面软化,没有形成均匀熔接层,分离时易出现“粘连拉丝”;

 

解决方法:延长冷却时间,根据塑料厚度增加冷却时长,确保熔料完全固化后再分离;校准热板温度与均匀性:适当提高热板温度,或检查热板加热管是否损坏,更换故障加热管以保证热板表面温度均匀。

 

气泡指焊接后焊缝内部或表面出现圆形/不规则空洞,不仅影响外观,还会直接降低焊缝的抗拉力、密封性,常见于尼龙、PC等易吸潮或熔融时易分解的塑料:

 

原因:塑料原料受潮,塑料原料储存不当吸水,加热时水分蒸发为水蒸气,在熔接层形成气泡;热板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塑料过度加热导致局部分解,产生气体,被困在熔接层内形成气泡。

 

解决办法:预处理塑料原料,焊接前对易吸潮塑料进行烘干处理(温度 80-120℃,时间2-4小时);调整热板参数,降低热板温度,缩短加热时间,避免塑料分解产生气体。

 

总结

热板焊接的溢料、拉丝、气泡问题,本质是 “温度、压力、时间、材质状态”四大要素失衡的结果。解决问题时,需遵循“先找成因,再针对性调整”的原则:

1.优先检查基础参数(温度、压力、时间),确保与塑料材质匹配;

2.其次维护设备状态(热板清洁度、加热均匀性、加压稳定性);

3.针对不同塑料材质,需制定专属焊接参数,避免“一刀切”。

通过小批量测试验证调整效果后,再投入批量生产,可最大程度减少焊接缺陷,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

有需要可以联系我们昕科技18250752083,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3台热板机

【本文标签】 热板机 热板机熔接机 热板焊接机

【责任编辑】

最新资讯